借阅:10 收藏:0
韩连赟著

ISBN/ISSN:7-228-09977-X

价格:CNY65.00

出版: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载体形态:241页 彩图 ;26cm

丛编:新疆风情丛书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 最后的桑皮纸、英吉沙小刀“吾孜勒克”、喀什土陶传人、伊犁沙玛瓦尔制作、火的雕塑 —— 记喀什红铜器等。

其他题名:新疆民间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8

责任者:韩连赟, (1955- )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民间工艺是一个民间原始艺术的世界,而进入新疆你就走进了一个宏大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在天山深处的草原,或是南疆塔里木盆地边上的农家小院,映入你眼帘的首先是牧人的骏马上五彩缤纷的马鞍、马背上的织物褡裢、牧人手中的马鞭,它们全是牧人亲手制作的精美工艺品。银色毡房里有漂亮的花毯,壁挂各色绣品琳琅满目。走进农家小院,则见精工细雕的门楼、回廊,居室铺满地毯,卧具和箱箱柜柜上的绣品、花卉图案更是让你目不暇接。这样样花色、件件工艺,使你真实地置身在了民间艺术博物馆。端起装满奶酒的雕花银碗,一曲热情的敬酒歌,让你真正回到梦中草原。喝着美酒,品味草原,你会深深地感叹,新疆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美的向往是多么的质朴、精炼。这些民问工艺能在这里传承,是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草原的小子们从小就纵马扬鞭,女孩儿会走路就捏根花线跟母亲在毡房里或庭院中的葡萄架下一针针、一线线绣着那春天的花、夏天的草、秋天的果、冬天的梦。居室内每件绣品都出自母女之手,每件作品都带着她们手的余温,注入了她们的血和爱。这些饰物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和我们城里人从超市买来的被格式化、标准化、批量化、完全没有个性、丧失了趣味性的“艺术品”完全不一样。

豆瓣作者简介:

韩连赟,1955年生于山东聊城。70年代浪迹新疆,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80年代迷恋摄影艺术创作。90年代逐渐融入新疆,且痴迷少数民族民俗记录。近年来拍摄了万余张民俗照片,写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出版了《新疆秘域写真》、《新疆民俗风情录》、《新疆巴扎》......

目录:

前言1LWH
最后的桑皮纸1
英吉沙小刀“吾孜勒克”8
喀什土陶传人14
伊犁沙玛瓦尔制作20
火的雕塑——记喀什红铜器27
诚是金 美为业——记艾尼瓦尔•阿勒屯其32
拉甫乔克最后的铁匠40
库车马具48
巴里坤草原的马鞍传人54
甘为“天马”做嫁衣60
喀什民间乐器制作66
帕米尔高原上的“库姆孜”71
美丽的喀什摇床76
喀什花木箱的制作82
访和田玉雕匠人——玉素甫江•塔石87
梦中的“阿亚克”94
和田木雕艺人102
哈密民间剪纸——艺术园地—奇葩110
绣在“王冠”上的玫瑰116
多彩的蒙古族绣品122
绣尽草原总是情128
梦如水 枕似花——记哈密四堡绣品135
柯尔克孜的“阿合卡巴克”142
维吾尔族花毡制作146
艾德莱斯绸——新疆女性服饰的标志154
访土布印花艺人——买塞地•托巴克160
访和田地毯之乡167
美丽的“希尔达克”173
草原彩虹帕拉丝178
褡裢制作艺人184
伯克•阿訇和他的土织棉布190
草原毡房的大毡制作196
草原工艺博物馆——银色的毡房202
维吾尔族麻糖制作209
永远的穆沙莱斯214
奶酒飘香喀纳斯220
远离村庄的水磨坊226
巴里坤的老油坊232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开本 卷期 状态 代借服务
A 密集书库(B006) 00363731 J528/43 26cm 在架可借 申请代借
A 密集书库(B006) 00363730 J528/43 26cm 在架可借 申请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3621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

    -->